新闻资讯/News information
|
门式钢管架用于作业架(非支撑架)常见隐患及标准要求门式钢管架用于作业架(非支撑架)常见隐患及标准要求 门式钢管架作为脚手架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 T 128-2019)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当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门式钢管架作为操作架等相关要求时,项目应遵守地方规定。 门式钢管架作为操作架使用时,常见安全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高宽比不对:通常搭设高度较高,宽度较小,架体稳定性差,易发生倾覆等事故。 标准要求:用于装饰装修、安装、钻孔喷锚等各类作业的门式作业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8m ,高宽比不应大于3 : 1。部分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对高度有约定,应从其规定。 2、未设纵横向水平加固杆:架体搭设人员为作业方便、减少架体搭设工作量,纵横向水平加固杆偏少或未设置。 标准要求:移动门式作业架应按步在每个门架的两根立杆上分别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固杆,应在底部门架立杆上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3、未设置剪刀撑:部分装修作业为减少架体搭设工程量,擅自减少剪刀撑数量、更改剪刀撑布置或不设置剪刀撑。 标准要求:移动门式作业架应在外侧周边、内部纵横向间隔不大于4m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应在顶层、扫地杆设置处和竖向间隔不超过2步分别设置1道水平剪刀撑。 4、抛撑设置不对:部分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设置抛撑或抛撑底部松动不牢固,脚手架底部支腿未用斜撑固定。 标准要求:当架体的高宽比大于2时,在移动就位后使用前应设抛撑。架体高度大于等于两个门架时,四支腿位置应用钢管设置斜撑进行加固。 5、未设置爬梯:常见为架体搭设完成后作业人员直接攀爬架子上下。 标准要求:架体上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架体使用的爬梯。 6、未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架体操作层未设置防护栏杆或栏杆高度不足,人员作业层堆放手工具及零星材料但未设置挡脚板。 标准要求:架体作业平台应满铺脚手板,周边应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7、未设置连墙件:部分架体搭设后仅设置抛撑,未设置连墙件或连墙件未按要求设置。 标准要求:连墙件设置间距最大不得大于三步三跨,且不得大于方案要求,并确保连墙件搭设牢靠。 |